导读
是黄汤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3.4 降血糖
糖尿病是当归的研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黄汤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彭修娟等预测了当归六黄汤治疗糖尿病的究进作用机制,筛选出70个潜在活性成分,当归的研确定了8个主要相关靶点,黄汤其中已知在复方中存在的究进物质为黄芩素、汉黄芩素、当归的研白杨素等黄酮类化合物。黄汤LIU L L等发现当归六黄汤(阿魏酸、究进梓醇、当归的研黄芩苷、黄汤小檗碱、究进黄芪甲苷)能够促进Hep G2细胞的当归的研葡萄糖摄取,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黄汤促进调节性T细胞(Tregs)在体内的究进分化,抑制DCs与T淋巴细胞的相互作用,增强α1-抗胰蛋白酶(α1-antitrypsin,AAT-1)、Bcl-2和Cyclin D 1的表达,抑制Bax的表达,增加DCs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的表达,从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3.5 免疫调节
当归六黄汤可以升高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及补体C3、C4水平,升高外周血中CD4+、CD4+/CD8+的水平,提示其既可以提高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水平。王静等发现当归六黄汤在上调Th1细胞因子IL-12的同时,可上调Th2细胞因子IL-10,既保证对病原侵袭应有的免疫应答,又不使其应答过度,维持细胞因子的平衡,发挥抗感染作用,从而达到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目的。
4 临床研究
当归六黄汤治疗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绝经综合征等阴虚火旺者盗汗具有良好疗效。除此之外,当归六黄汤还可联合其他药物或方法,应用广泛,且能得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4.1 结核病盗汗
结核病在中医学中属于痨病,多为阴虚内热证,盗汗是其临床症状之一。当归六黄汤治疗结核病盗汗具有较好的疗效。周平桢等采用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肺结核中毒症状,结果发现治疗组肺结核中毒症状低热、咳嗽、盗汗等症状平均消失时间为10.3 d,对照组中上述诸症平均消失时间为19 d。两组结核中毒症状消失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当归六黄汤在治疗肺结核中毒症状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4.2 化疗后盗汗
化疗药物为攻伐之品,易损伤正气,耗伤津液,迫津外泄,导致盗汗。在治疗上应采用滋阴止汗等方药,林侃等采用当归六黄汤合牡蛎散加减治疗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后盗汗,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疗效。刘汉云收集20例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乳腺癌化疗后盗汗患者的资料,分析整理发现治愈11例,好转7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0%,表明当归六黄汤治疗乳腺癌化疗后盗汗具有较好的疗效。
4.3糖尿病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的范畴,其基本病机为阴津亏损,燥热偏盛,总体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当归六黄汤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有显著疗效。黄俊臣将70例糖尿病多汗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药降糖或胰岛素治疗,同时口服谷维素片(20 mg/次,3次/d)。观察组给予当归六黄汤(1剂/d,早晚分服)。临床观察发现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当归六黄汤治疗糖尿病多汗患者具有确切疗效。
王红将60例初发型2型糖尿病伴轻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氢溴酸西酞普兰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当归六黄汤治疗。结果显示当归六黄汤治疗初发型2型糖尿病伴轻度抑郁症有确切疗效,能明显改善血糖及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抑郁程度,不良反应少。
4.4 绝经综合征
绝经综合征主要病机为肾阴阳失调,临床表现主要为月经紊乱、潮红汗出、心烦易怒、胸闷心悸等。张越将56例绝经综合征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当归六黄汤治疗,对照组口服西药妇复春胶囊。结果表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当归六黄汤治疗绝经综合征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当归六黄汤还可以联合雌激素药物、穴位按摩及其他中药治疗绝经综合征,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4.5 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白塞氏病以及炎症性肠病等。魏守国等分析了当归六黄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干燥性皮肤病、白塞病和炎症性肠病的疗效,发现当归六黄汤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有良好的治疗功效。张伯兴等观察了加味当归六黄汤治疗4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疗效,发现总有效率为92.5%,说明加味当归六黄汤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具有良好的疗效。
5 小结
当归六黄汤中各药材的化学成分研究已经有很多,但当归六黄汤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较少,且主要是比较配伍前后某一种或几个化合物的含量变化。该方中各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全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体内代谢过程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除此之外,也不应忽视煎煮过程中出现的不溶性化合物,对不溶性化合物的研究有利于提高中药的利用率,开拓中医药的研究方式。当归六黄汤及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确切,但是关于其潜在的药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医药导报》2020年第13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黄芪甲苷,免疫球蛋白,雌激素,甲状腺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北京医院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
山东省立医院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深圳市人民医院 |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南山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北部战区总医院 |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山东淄博市第一医院 |
南京鼓楼医院 |
东莞市人民医院 |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北京协和医院 |
江阴市人民医院 |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奉天医院) |
天津市宁河区医院 |
四川省人民医院 |
邯郸市第一医院 |
潍坊呼吸病医院 |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
山西省人民医院 |
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
河北衡水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 |
海南省人民医院 |
青海省人民医院 |
贵州省人民医院 |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 |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
淄博市立医院 |
山西省太原市中心医院 |
上海市肺科医院 |
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 |
天津市海河医院 |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无锡市人民医院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 |
安徽省胸科医院 |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
广东省人民医院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粤北人民医院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北京怀柔医院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 |
唐山工人医院 |
中日友好医院 |